第一百八十八章 成功穿越者——纸与墨的战争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周读小说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成功穿越者——纸与墨的战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八十八章 成功穿越者——纸与墨的战争

  三浦来到这里时,书籍已经不算贵了。

  按他这段时间,参与经营书社后的理解,降低价格,在于印刷的成熟,而印刷依靠的,是造纸的普及。

  这两项技术,单就原理而言,算不上复杂。在更早的时代,也没有遇到技术门槛,应该只是个思路问题。三浦问过王大哥,但他自己其实也说不清,这是第一纪的遗物还是穿越者前辈带来的。只知道春秋末年,由于需求大量增加,它们迅速便被普及开。

  诸子百家争先恐后地传抄自己的典籍,还主动推广效率更高的印刷技术,以求传播自己的思想。各诸侯也纷纷鼓励这方面的技术改进,唯恐自己在舆论宣传与道义上陷入劣势。

  整个中原,几乎是在竭力竞争的气氛中,让这些技术迅速完善起来,甚至加入了不少这一纪特有的元素。

  想想其实也不意外。现在,他也是亲身从事过这行的人,能更容易地看出来,当时的情况,明显是相互推动的。

  众人都急于传播知识和见解,廉价易携带的书写材料理所当然会受到欢迎。一个哪怕很原始的技术构想,也会像落入火药——这里叫穆王药的火星一般,引发令人震惊的效果。

  那时的中原,是个正在剧烈变化的地方。士人的门槛迅速宽松起来,孔子的弟子里,甚至有野人,有盗贼。有条件的人,都在努力寻求知识,希望以此为机会,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。

  纸张变得廉价之后,印书的手法也渐渐成熟。市面上的书籍随之便宜起来,供应量也大幅增加了。但现在看,那时候的市场不但没有饱和,反而很快扩展开——因为制度不再起限制作用,更多的人读得起书之后,便会立刻抓住机会,试图用学识谋出路。读者的数量增加了,又反过来促使书商改进技术,争夺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。

  每次看到屋里的各种器具,三浦都不禁有些感慨。

  “这里的穿越者真成功啊。”他摇头叹道:“你看我们那边的,脑子里全是怎么让子孙世代富贵,根本不为大家考虑。”

  这种事情不比还好,对比起来,他开始有些理解,吉田当初为什么总是谴责权贵豪阀只知道夸耀门第,根本不忧心国家社稷了。

  “谁不想让子孙永保富贵啊。这是人之常情。”王大哥倒是看得开:“我觉得,与其说是他们自私,不如说是其他人太靠不住,无法让他们接受现实,加入现在的社会秩序。所以,才会有这么夸张的结果吧。”

  三浦只能点点头。

  他自己也尝试过,利用第一纪的知识改进现有的技术。当初,他告诉王大哥,可以制作单个字符的方块。印书的时候,把事先做好的放在框子里排好,就会省事很多。

  然而对方告诉他,早有人试过这方法了——这相当于把一块大印章,拆成几个小印章的组合,并不是太难想到的事情。而且图文兼有的版面,本来也是经常要分开制作、再拼接起来的。

  单个字块看起来很好,但效率并不高。中原文字常用的字符就得上千,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也不好提前估计。只是找字,就得花费大量精力。

  印制的时候,有时会用到几种不同大小,或者不同字体的字。于是,书社里事先准备的字块,也得成倍增加。而这些,对制版师傅来说,就是一句话的事情。

  活字的优势,大概在于可以制作模具,批量生产字块。排字的人只要能照着原稿,识别不同字符就行,要求低了很多。

  理论上,这种批量生产的工具配合低廉而数量众多的雇工,才是更合适的方法。然而问题是,中原这边,会写字的制版工匠很多,足以满足印书的需求,是得价格也完全高不上去。

  而且,由于能读会写的人太多,连手抄本都一直存在着,价格也被渐渐压低。

  按书商们的经验,活字还有个优势,是小批量快速刊印。但需求量不大的时候,临时排版印书,还不如直接找人抄一批成本更低。

  雕版与手抄两头挤压之下,活字的生存非常艰难。何况现在制版的技术也很成熟,各类原料都能买到,价格也不贵了。

  这些都是三浦当初始料未及的。

  当然,这技术还是存在的。

  目前,主要是官府的印刷工坊在使用。

  官府自己其实才是最大的印书商。除了公文和各方面的教材、资料、典籍,有些郡县的官府甚至承接民间的订单,给他们印制书刊,赚取利润。

  公文的刊印,就经常使用活字。因为公文往往不长,而且字体都是固定的。对格式要求很高,却不怎么考虑美观的问题。甚至文书里的用语,都是有套路可言的。

  它们对付印速度的要求也很高,而且官府也不像私人书商,要考虑首次购置活字的成本问题——一套字模可以给全国的郡县铸造统一标准的活字,而这些活字也能一直用下去。

  结果,印刷公文和案牍文件,就成了现在活字的主业务。

  正想着,制版师傅已经抄好了一篇。他把那几个木框摞起来,拿到另一处台子上。

  制版时用的字是手工制成的。纸上的字,笔划工整匀称,字体如一,让至今写字还歪歪扭扭的三浦很是羡慕。

  几个小工把木框接过,放在一边的火苗上烘烤。

  书写用的墨汁混了胶泥和晶石粉,干燥之后就变得硬了起来。纸张微微发黄变脆,他们便拿到一边,扣在一块蜡板上。

  这种蜡板的大小也是有定制的,木框正好可以盖在上面。有人拿来毛刷,沾上水,轻轻将空白部分的纸刷掉,露出下面细细的铁丝。剩余的胶泥字迹被铁丝固定着,靠在蜡板上。

  接着,他们把它拿起,放在另一个台子上。

  那个台子是铁质的,上面有固定用的卡扣。趁他们安放的时候,制版师傅打开正上方的小盒子,扫了眼里面的晶石和法阵,又把它关上。

  “还能用么?”王大哥问。

  “暂时没事,不过我也不知道还能用多久。”制版师傅发起牢骚:“灵力恢复这么慢,十有八九是出问题了。”

  “现在先忍忍。这段时间雇个术师都贵得要命,等大军从西域回来,他们肯定得降价。”王大哥解释道:“到时候我们把制版机和几把刻刀都拿去修修……”

  制版师傅撇撇嘴,又不好意思当面说他抠门,只得点点头。

  小工们固定好蜡板,又拉出一条粗绳,接在把木框边上。他的两个学徒拿着拳刀、曲劂,在旁边等候。

  师傅冲着一个小工点点头,对方拉动机关,启动了制版机上的法阵。

  制版机台子下,微微亮了起来,绳子上也闪起微光。紧接着,木框里,那些字符也跟着亮了起来。这其实是一种简易的防御法阵与冰法术的组合,因为效果弱化了不少,所以成本也很低廉。连那些晶石,都是次等的廉价品和朝廷工坊里淘汰出来的边角料。另一边,师傅启动了手里的盒子,对准板件,按了一下。

  盒子里的法阵运转起来,一道光照在蜡板上。被照到的地方,蜡渐渐被炙烤到变软、融化,而字迹上的法阵则保护了背后的部分,还渐渐降温,保证接触的地方不融化。

  师傅握着把手,让灼热的光束扫过整块蜡板,随后把它关上。

  小工把木框撤走,学徒们埋头工作起来。

  他们麻利地清理蜡板,刮走软化变形的空白部分,又用刻刀清理毛糙的字体边缘。

  不过他们的精力看起来不怎么好。其中一个不停打呵欠,还把一个字碰豁了一块。制版师傅照头拍了下,让他自己拿块蜡,把字补好。

  他自己一边抱怨着现在的年轻人太懒,一边检查着制版机。

  一刻钟不到,板子就清理完成了。

  三浦起身去拿稿纸,走到旁边,瞅了一眼。

  板子上凸出的字,正面确实平滑,但侧边则坑坑洼洼的。空白处也被两个新学徒铲得凹凸不平,不甚工整。好在这些,都不会影响印刷。

  三浦当初见了这种机器,便不再提活字的事情了。他觉得,能在这个方向走下去,或许还更好。

  不过制版师傅倒是有些不满,例行看着板子摇着头,数落着徒弟们。

  当然,蜡板本身的定位,就是廉价而快捷的工具,印刷质量确实一般,但对于这种市井读物,也足够了。

  至于更好的印刷品,都是用木板乃至铜板制作的——像三浦第一次发布的画作,就是托了王大哥的面子,用上好木板雕刻出来的,比这种小册子精细了很多。不过那种,就得师傅亲自动手,也没有这么方便的机器了。而且,木板的材料和制作,开销都更高,所以书籍的成本也提了上去。

  有些高质量的雕版,甚至板子本身,都堪称工艺品了。

  那边,小工们已经在安装第二块了,卸下的木框则被放在一边。白天,会有人来回收,然后拿去清洗,再贴上新纸。

  很快,他们制作了十多块蜡板,把全部内容都刻了上去。师傅吩咐学徒们把板子搬到印书机旁。

  机器上有一个铁框,够放十六块这种同样大小的板子。至迟从战国开始,各国上至朝廷,下至工匠,都十分热衷于使用统一标准的配件。

  印书时也是如此。规格统一,不仅能节约工坊的成本,也方便了很多。书商们从造纸场买来的印书纸,都是固定大小的。

  纸场出的纸,对普通书籍来说太大,一般需要自己切割。之所以是16块,单纯是因为对折分割与裁剪起来方便。如果有空白,就把要印的其他书的底版放上去,或者拿同样大小的空木板,填充位置。

  对王大哥他们来说,这种统一规格的行为,似乎是司空见惯的,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。但对三浦而言,还是感触颇深的。

  “印个册子都这样,真要打仗,会是什么场景啊。”他自言自语道。

  “打仗?”王大哥听了一半,回过头:“这里不是很多人打过仗么。”

  听到话的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。他自己去过汉四郡,制版的李师傅跟大将军出征过,那几个小工,除了一个还没成年的,大部分也都去边郡服过役。

  “不是。”三浦解释道:“我是说制造机器的工艺。”

  “战场上是另一套了。”王大哥想了想:“不过印书的机器,虽然不是大鼎那样的礼器,但影响恐怕不见得比它们小的。”

  “印刷也是种战争啊。”他指了指制版机,说道。

  书籍价格:

  本世界历史,至少东汉就有专门书店了。(有人去书店,专门只看不买蹭书的……)

  纸质手抄本时代书籍价格一直比较稳定。北魏到隋朝,高质量书籍的价格普遍是一卷书换一匹丝织品。一直到唐代中期稳定时期,高质量的手抄本,一卷的价格一般还是一千文左右,和一匹绢差不多(不过这些都是名人手抄或者皇帝、重臣收藏的高端商品,其他手抄本可能更便宜)。(《唐宋元书籍价格考》)

  而当时标准自耕农家庭从事副业,每年大约可以自产四匹绢(只算桑田产出的丝帛本身,不算其他副业的收入)。(《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》)

  (另外租借书籍之类也一直都有。至少从西汉起,太平年代,自耕农一般也是承担得起学习费用的。)

  晚唐时期,印刷术日渐成熟,书籍价格直线下降。同时代印刷的书价格只有手抄本的十分之一。

  按米价换算,唐代一册书大致平均值120斤米,北宋大约是24斤,元末是9.6斤。书籍价格一直在持续下降。

  印刷的普及导致会写字的人继续增加之后,手抄本反而继续存在。因为能抄书的下层读书人实在太多了,抄本反而便宜了……

  明后期一卷普通书籍,大约在1.8~2钱左右。手抄本一卷在2.5钱左右(《明代书籍价格考》)。

  直到清末,主流的方式还是雕版,配合少量手抄。

  PS2:

  商品经济:

  西汉时期的农民,很难说严格符合小农经济的标准,他们的生产也不是自给自足的。

  农民也不是一辈子不离开村庄附近,没到过远方。更不可能连皇帝是谁、朝廷是哪个都缺乏认识。起码郡里征发兵役得去吧——不想去也不行啊……

  实际上,农民经常从事粮食之外的生产,以及出门进行商业活动(《四民月令》)。月令和农书里都有记录。

  当时从事商业的人很多,农民有条件,都喜欢去做生意。按今人研究,农民涉足的商业活动一般在约50公里和200公里的两个圈子。(《汉代农业》)不同层级的交易点都有:有路边的市场,聚落里的市场,镇子里的集市,还有大城市里的集市。

  大部分农民财力有限,做不起大笔买卖,所以很多人集资去经商。地方上有社,有里,农民订立契约的时候会去找人作证明。从出土的契约看,有些就是几百钱的小本生意,出资人也是男女都有,几乎是全民性的。而且从生产到销售,农民都大量使用货币。

  另外男耕女织在当时也只是个理想化情况。当时很多情况下,是男耕女耕,也有男耕女商或者男商女耕之类,并不是固定的。因为织布其实是很依靠技术和设备的……

  现代学者的估算,汉代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原粮大约3578斤(现代市斤)每个农业人口全年需要的原粮平均810市斤(包括吃的、喂牲畜的、酿酒的等等)(《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》)。这个数字应该偏高了,但正常情况下,作为社会骨干的自耕农确实吃得还不错,而且有不少东西可以拿出去卖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houdu8.com。周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hou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