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 九品中正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周读小说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第四十章 九品中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章 九品中正

  钟声响起,一群面貌各异的人鱼贯进入大厅。

  里面有几个中原人模样的,还有几个看起来像西域胡人。但更多的,都是穿着各种衣服的西洲人。

  门吏逐一搜查众人,没轮到的就在后面老实地排队。有人神色紧张,嘴里念着口诀;有人趁着最后机会,和旁边的人核对着自己背诵的内容;还有虔诚的西洲人,手里抓着神徽,念叨着当地教化圣人孔先生的名讳,祈求保佑。

  很快,有个官员打扮的人走出来,宣布考生可以进去了。

  众人或紧或慢地向考场里走。有个西洲人穿着新买的袍服,不小心绊了一跤,草绳拴在头上的帽子都飞出老远。

  众人想笑又不敢大声笑,匆匆进考场去了。

  考试在中原,其实也不算新鲜事情。官员选拔的时候,就有考试的环节。不过这种单纯的考试选人,对各地的人来说都是第一次。

  这种考试门槛很低,不需要推荐,自己过来报名就行。因为它最初,就单纯是给西洲土人准备的。

  中原人自有一套推举、辟用与考核的选官制度。县令、太守定期会考察人才,录入府衙,还会按规定向朝廷推荐。都护府这边辟用署吏,也是一样的规则,不需要专门再费心思。但西洲这边却不一样。

  西洲的事务,繁杂程度远超众人当初预计,现在整个都护府其实是被形势逼着走。中原来的人数量终究有限,单纯靠他们,难以解燃眉之急。而且,想在这里站住脚,招纳当地人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但西洲人那边,察举行不通——总不能指望那些西洲贵族给都护府推举人才吧。

  钱程先前一番经营,有了些名声后,来投奔的西洲人出乎意料的多。有些人自认为有才华,却在家乡没有前途,就千里迢迢跑来这边求职。

  西洲人的提拔途径和数量,比中原少的多,很多职位还是世卿世禄,贵族根本不松口。甚至一些匠人,都被行会压制着,得不到自己预期的收获。

  问题是,其中虽然确实有能力出众的人,但也有很多人,只是自以为有才华。这些人又普遍擅长吹嘘,这么多人涌来,都护府官吏也没精力一个一个考察。

  钱程于是把基本问题都列出来,像考学童一样,让应募者统一回答。这些都不会,也就不需要再去下一步了。

  然而很快,众人就摸清了问题的答案,相互传抄,一个个倒背如流。钱程很是无奈,只能想办法改。

  后来白芷出主意,帮他一次性解决了很多潜在问题,才让这东西运转起来。

  不过很快,中原人来的人又不满起来。

  他们觉得西洲蛮夷都能这么简单参加选拔,自己凭什么还得走麻烦的推荐、辟用流程。然而钱程也不敢随便答应他们。

  任用西洲人当小吏和顾问,属于都护府权限内的事情。原本在西域的时候,他们就经常聘用胡人干活了。但改动中原人任命的规则,会牵扯到不少事情。

  比如这些人如果提拔为长吏,或者向上级举荐,如何解决出身的问题?没有经过正常的推举流程,上司肯定不会随便接受。不把这些搞清楚,将来迟早得遇到麻烦。

  钱程连续发函给朝廷询问,然而有司带理不理。

  长安的官员想法很奇怪。平时一直有人担心边郡郡将尾大不掉,都护府这边甫一成立,就有人习惯性地表示过疑虑。结果等钱程认真报告具体事项的时候,他们又不把都护府当回事,觉得蛮夷之地,果然也就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。

  朝中官员,本来也远不止一两派。以往在长安的时候,钱程就见识过不少官员彼此掣肘,乃至接到相互抵牾的命令。他们对都护府的情况有不同看法,实在太正常了。

  不过,面对钱程这帮人,他们的基本态度倒是差不多——看不起偏荒之地的吏员,可能是他们少有的相同观点了。

  钱程预备聘用的,大都不是出身很好或者才华多出众的人,本来也没法升上高职,他们去向如何,实属琐碎小事。朝中官员事务繁多,留心下有没有人结交豪强或者招纳贤才,还算是本质工作。至于蛮夷之地的比二千级官员,招了一群庸才加入僚属——这本来就是日常工作,有点变通也没什么稀奇,谁有心思天天去细究这些。

  而名师名门出来的人,倒确实有去那边任职的。

  钱生在长安时,士林中的名声就不错。然而现在皇帝疏远儒生,连董先森都被轰出长安去了,其他人的境遇可想而知。有人认为中原没法实现理想,孔子当年的气话反而有道理,于是三五成群,去西洲找机会。不过这些人,对朝廷来说,其实同样属于“才华平庸”之辈。

  朝廷任命官员看的是实际政绩,不是文笔和理想。一无实绩二无战功,朝廷根本懒得看你。高级官员也普遍是这种方式提拔上去的,不喜欢儒生的人,本来就不少。

  当年晏婴评价孔子,说儒者高傲自大却适应不了现实,夸夸其谈却不堪使用。祖师爷都是这种水平,后学能力如何,不言自明。

  直白地说,大家普遍认为,儒生就是想搞点事,也没那个本事。这帮人根本对朝廷造不成威胁。

  朝廷和皇帝更关心谁有威胁统治的能力。有了这个能力,哪怕没有这个心,也会花心思除掉。而儒生——他们就算口头上说的再凶,又有什么用?

  钱程那边问了好几次,太常官员都大摇其头,觉得这人还是太年轻单纯,根本没弄明白朝廷关心的到底是什么。最后,索性回信把他训斥了一番,让他多汇报实事,别整天发这些琐碎事项搪塞。之后,钱程才安静下来。

  考试的方式,也正式开始使用了。

  不过钱程自己是不太放心的。

  这种考试只能测试知识的了解,无法全面考核品行。然而原本的乡里评议,在西洲又行不通——来这边的中原人背井离乡,一个个回老家问根本不可能。而西洲人那边,他们乡里的道德标准都不见得和中原一样,指望这个更是完全没用。

  既然这种方法指望不上,不如反过来,专门派出官员去考评他们的品行、背景,然后分档次打分归类。

  当年大禹把九州分为九品,分别订立标准。现在九州之人,也一样可以如此划分。

  白芷反对这个思路,但钱程等人很是热情,拦也拦不住。他们制定了一套规则,还准备挑选人担任中正官,专门负责考核相关事项。

  都护府这边,与雍州并州诸郡来往密切,很多军吏和士兵,就是从那边来这里的。那里的大族,现在也开始渐渐涉足西洲的贸易。

  钱程在朝廷那边,始终得不到足够的帮助,也希望借助他们的资金和人脉,加快在西洲的建设。白芷依然不赞同,她认为把计划中的体系经营好,足以应付西洲的局面了。

  但钱程一直觉得,白芷手中的那套东西,说到底只是依靠皇帝开放的特权构建起来的,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得受波及。单纯依赖它,实在不保险。

  都护府原本就经常和敦煌等边郡合作,钱程现在还和他们有不少往来,指望那边输入人口和器械。他觉得这也没什么问题。

  朝廷对出身地域很看重,西北土著大族,通常得不到多好的晋升机会。因此他们对西洲确实上心,先前也帮了不少忙。他们要求推举人担任中正官,钱程也答应了。

  不过这些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。他们争执到最后,还是僵持不下,只好勉强选出一位蒋氏子弟。

  然而蒋氏中正官实在不靠谱。他上任后就开始明着排挤同僚,还和西洲富商暗中勾搭。职权外的事情,也仗着自己考核人选的权力,四处指手画脚,连新军训练的事情都想掺和。然而真正问起来,又什么都不会,只能说出些挖开河堤阻挡匈奴人之类的诡异方法。

  至于本质工作,他反而干的不好。都护府众人费尽心思编订的考核标准,完全无法落实。他参考的“乡议”,也只是自己的小派系里编排出来,其他大族都颇为不齿。

  此人还整天没事就去寻花问柳,最后甚至染上了“巴里希病”,一时间弄得妇孺皆知。

  最后,连大族都实在受不了他,生怕这人把自己给牵连进去。都护府上下空前一致,匆匆把他罢免了事。

  此事却成了大家的笑柄——这种事情总是传得飞快,径直流传到中原去了。一时间,中正官成了朝野上下的笑话。都护府内外,都默契地不再提这件事情了。

  由于这家伙实在太能折腾,制度的弊端,在数月间就暴露无遗。事情发展之快,甚至超出了白芷当初的悲观估计——她原本还觉得,弊端按理会先隐藏一段时间,才会爆发。

  然而在他的“努力”下,九品中正制刚开始实施,就宣告失败了。

  众人只好又回到考试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houdu8.com。周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hou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