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一章 吕荹的劝谏 中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周读小说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吕荹的劝谏 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四十一章 吕荹的劝谏 中

  钱程告诉吕荹,看问题要长远,视野要广阔,是没错的。她有这个自觉,已经超过很多同僚了。不过,她的视野,还应该更加广阔一些。

  钱程问吕荹,说要考考她。夏人和夷人,道德并不相同,习俗差别很大;古人和今人,用的也不是相同的礼,遵守的不是一种法度。那么,这所有人,在行事的时候,有什么共同的规律么?

  吕荹想了一会儿,钱程告诉她,其实看看历史就能找到了。

  他自己也没有考证过这个问题,但他有个朋友是专门研究历史的。人家用一个字,就能概括这种横跨古今,遍及夷夏的共同规律。

  那就是“利”。

  因为人的本性,就是趋利避害的。

  这个说法适用范围很广,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一句“这是人趋利的本性”来解释。但是,同样是因为适用范围很广,所以如果需要面对一个特定的问题,就得专门进行分析。否则,这个正确的结论,也就变成正确的废话了。

  比如最基本的,什么是利,什么是本性。

  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,也非常基本,但它却是战国以来,儒家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。

  一门学说想要有说服力的可能,就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。而先儒们很清楚,自己的治国理想,必须契合人性,才是符合现实的。

  如果不能认清和把握人性,那仁义的理论就和“神会带给我们理想中的天国”一样,成了宗教概念了。

  孟子那个年代,就已经开始了对人性的系统归纳和探讨。孟子认为,人性中有两类。食色等等,是人性的一部分;仁、义、礼、智,也是人性的一部分。

  食色之类的享受,源于感官的直接感受,这属于人的本性。但不止人类有,禽兽动物,也都有这些本性,所以君子不把它们作为真正的本性,因为这些需求是无法区分人和禽兽的。仁义礼智这些观念,才是人和禽兽的区别所在,因此部分人性,才是真正的人性。

 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概念,孟子提出,声色味道,源于人自己的耳目口鼻,所以是人性。仁义礼智,源于人自己的心,所以也是人性。但这些器官里,心比耳目口鼻更高级,所以君子更应该遵从心。

  对于这个说法,有些人觉得可以接受,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合理。给他补充的,反对他的,一度都不少。

  不过孟子这一派,现在已经不多了。钱程小时候,山下教学童念书的狐狸老头,当年跟着孟子求学过,所以时不时讲些相关的东西。但这种先生,在当今儒生中,已经不多见了。

  孟子喜欢提心性,但这个说法太过玄乎了。而且为了论证人心中善的来历,孟子把人的本性和天联系了起来。

  他认为,天是超凡脱俗的、完全至善的,而每个人都能通过尽心修善,来实现与天的合一,达到超越自我,臻于至善的目标。

  孟子这个说法,可能是为了给性善论和自我道德约束,寻找一个合法性的论证,但后人想继续延伸的时候,就不再向儒学的方向走了。因为他这套理论,和孔子的学问渐行渐远,却越来越像西洲的各种宗教。

  把至善的天换成至善的神,把完善的人心换成本源的灵魂,把干扰善心的、让人的善端无法发展起来的环境因素换成俗世的污浊,那就跟人家的宗教理论差不多了。找个精灵祭司来,人家都能直接理解的。

  实际上,在汉朝,孟子这套理论也天天被方士和道教引用。因为他的理论里,有至高至善的天,还有修炼的概念,就很适合这些人发挥。

  钱程说,他们当初学这些的时候,白芷就告诉他,她觉得这个论述有问题。把人类的欲望和不同器官挂钩,然后分个高下出来,属于画蛇添足了。

  白芷评论说,其实只要改个名字就可以了。声色之欲那类,叫兽性。仁义道德这些,叫人性。动物只有兽性,如果修炼出了人性,那就和人差不多了。而人如果放弃人性,那就和没成精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。这么一看,就容易理解了。

  钱程建议吕荹按照这个逻辑去思考。毕竟狐狸精肯定比人更懂人和动物的差别。

  当然,汉朝现在主流的思潮,已经大多是荀子的后学了。而荀子是明确反对这种说法的。

  荀子说,人性是恶的。当然,这个恶,不是说所有人都是天生坏蛋,而是因为人的天性很简单,很质朴,就是喜欢和追求简单直白的好处。

  这种简单直白的欲望,如果没有约束和引导,就会引发混乱和争斗。而无序的争斗,只会让社会崩溃,让所有人都遭受损失,并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得利者。

  可以说,如果没有约束,人类自己就能把自己毁灭了。这种导致自毁的本能,就是天性的恶。

  通俗点来说,就是人类又菜又坏,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。圣王看不下去了,于是设置了礼仪和法度,强制人们遵守。谁不听,圣王就拿礼法收拾谁。在礼法的规范下,人们的行为才符合善的标准,但这不是人天生的,而是后天被规范出来的,所以荀子把它叫做“伪”。

  但这个人性论,其实也有问题。

  首先,圣王是不是人?如果是人,那圣王本性也是恶,他如何从恶的人性中,得出善的礼法来?

  其次,按这个说法,好像圣王才是大坏蛋。他最大的乐趣,就是用强制手段,逼迫小坏蛋们违背本性,去做好事。在大坏蛋圣王的敲扑鞭打下,大部分天生小坏蛋被迫当了一辈子好人,于是天下就太平了。这种论述,听着就不像什么好话。

  而且,圣王也不是神,他如何能在违背所有人本性的情况下,让大家都听他的?

  孟子有得道多助的说法,认为圣王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,所以能成功。这个论述,就比较接近常识。而荀子这里,这个制定礼法,强逼众人作伪的圣王为何能成功,却无法用常理解释了。

  礼法到底怎么来的,如何建立的,他也说不明白。但又不想把功劳归于天或者神之类,最后只能用圣王这个万能解释来回答了。钱程认为,孟子和荀子都说对了一部分,但想解释他们论述的人性的问题,还得补充一个概念。

  钱程说,他从西王母那边的老姐姐们那里,学到了一个说法。青鸟之前给他说过,人的本性应该分为两类,一种是作为单个人,一种是作为群体中的人。

  作为单个人的这部分人性,以自利为主,以混乱为主。

  作为群体中人的这部分人性,以利他为主,以秩序为主。

  孟子无法归纳进“性善”的那部分食色的人性,荀子认为属于“性恶”的基本人性,白芷说应该叫兽性的人性,就是前者。

  孟子认为属于“性善”、符合仁义、合乎天道的人性,荀子认为由圣王带来、通过礼法规范出来的善的表现,白芷说叫人性的人性,就是后者。

  人都作为个体而存在,但人又必须生活在群体中。离开社会,人是无法生存的。所以,就形成了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时存在的人性。

  钱程说,孟子和荀子看似观点相反,不过他们的目标,甚至他们理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,其实都是一致的。

  这两位都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,也都推崇通过后天的教化,来实现理想中的社会,但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解释善的由来。最后孟子只能把善心归于天,荀子只能把善行归于圣王。可以说,他们的理论,其实都没能好好地解释这个问题。

  但按照青鸟的说法,善行不是来源于外物,而是同样来源于人自己。人类最初的秩序,也不是圣王强加的,而是在众人组织起来劳作的时候,慢慢形成的。

  钱程告诉吕荹,他认为这个观点很有道理。

  最简单的例子,比如大家去治水,需要连天加夜地干活。而且治水的工作还很危险,遇到事故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如果按照人的个体本性,所有人都应该偷懒,掘渠堆坝时尽量少出力。有机会就要从工地上逃跑,想办法逃到不需要治水的地方去。

  但是,治水工程最后还是成功了,中原人也没有全员跑路,逃到不发洪水的地方。实际上,反而是在洪水泛滥区拼命的人成了诸夏,不在这里的成了蛮夷。这和人类的本性,似乎矛盾了,如何解释这种现象?

  这就只能说明,经过教化之后,群体的人性压倒了个体的人性。

  而且,应该不止是尧舜禹等圣王在教化人。因为尧执政的时候,为了治水,就已经能叫来这么多人。可见在他之前,大家就已经形成共识了。

  这估计是被黄河教化的。

  这个问题只要想通,那么之前荀孟二家的问题,就都能解释了。

  PS:孟子的思想一度不太流行,后来两宋理学发掘和拓展孟子的理论,才真正成为主流。

  孟子通过关联天和人,解释了善的来源,但没能解释,至善的天衍生出的人性,是怎么变坏的。对此,理学家在孟子性命论的基础上,给他打了个补丁。

  (书里头主角是另一个角度打补丁了)

  北宋大儒张载提出,“性”分为“天地之性”和“气质之性”。大概就是说,人先天的善,来自于至善的天地,这部分大家都是相同的。但人出生在俗世间,会受到“气质”的影响,产生不同的性情。“气质”造成的影响阻碍了本性的善良,导致了恶的出现。

 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,在孟子的学说上进一步发展,借鉴张载等人,还有佛教、道教的观点,总结出了更系统的理论。

  朱熹把万物的本源和规则,称为“理”,把构成万物的具体物质,叫做“气”。理是形而上的,气是形而下的,理生出了气,所以理比气更为重要。理和气又结合成了万物,包括人。

  人的本心里的善,来自于“理”,但受到气的影响,导致产生了欲望和恶行。所以应该控制过度的欲望,回归天理。这样,就实现了自我提升。

  宋朝和其后,理学各路思想之间的争论,理学和心学之间的争论,几乎都是围绕“理”“气”“心”这几个概念展开的。一直到近现代,依然在这个圈子里。

  现代港台“儒家”其实也是这个路子,不过他们主要目标是用西方工具,向洋人作自我解释,迎合人家用的。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这些说法,又有不少又被搬过来,在大陆这边广为流传。所以看现代的“儒家”论述,要么是大堆的佛学概念,要么是道德、心性这些,而且特别喜欢硬往基督教和自由主义上凑。

  造成的后果,就是洋人对于“中国传统文化”的印象是非常诡异的,因为洋人主要也是通过他们来了解。这部分大家多少应该都有感觉,应该不需要我赘述了。

  当然,这是也没办法,因为实际上也确实只有这部分能勉强凑的上了……总不能跟洋人讲公羊学吧……

  至于现在民间,其实连cosplay这些人的都不多,大部分是cosplay佛教的。虽然打着儒家旗号,但本质上是民间的邪门教派,这种就更没什么讨论价值了。

  PS2:

  先秦两汉的儒家,只是简单的社会理想,没有多少对世界本身的表述。当时的诸子,对于如何描述世界的产生、形成,没有太大兴趣。

  两宋时期,通过吸收佛道,才把“世界观设定”这块给补上。而补的设定,是构建在孟子理论上的。孟子地位的抬高可能和这个有关。

  不过孟子学说里,不受统治者欢迎的部分太多了,而且那部分才是主流,所以实际上也就是个牌位,依然没怎么被接受过。

  至于荀子,这个时候已经被人当异端了。他那套学说太……“实在”了,跟佛教之类完全不兼容,也没法构建世界观。

  当然,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学派,儒家世界观里都没有人格神,没有“彼岸世界”的构建。所以他也算不上宗教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houdu8.com。周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hou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