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四章 长安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周读小说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第七十四章 长安 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四章 长安 上

  都城长安的格局,是和别处不同的:城里全是大小宫殿、官署、兵营、工场,住人的地方还不到三分之一。另有些属于官府的馆舍,还有各国使节居住的藁街。

  四方边境的蛮夷酋长,每每怀了异心,兴兵作乱、或是杀害汉使,首级便悬挂在这藁街上——这是十年前的事情,现在不是有点名头的君王都没资格挂——引得众人纷纷围观。

  常侍苏白芷的马车从陵邑出发,向长安城驶去。

  相较起来,长安其实算不上人口繁多。关中之地,城市的规模并不出众。秦栎阳、秦咸阳、还有早年的汉长安,论大小都只是一般。从战国直到汉初,人最多、最繁华的城市,基本被齐都临淄包揽着。长安城也就是最近这段时间,才算繁荣起来。

  城市的规划,现在看来也挺失败。当年的设计者大概完全没想到,这座城市会膨胀到什么规模。

  宫殿东一块西一块占了不少地方,民居分散而且远远不够用。虽然在城中的角落设置了两个集市,但位置并不好,交通不方便,面积也太小。主要集市,已经全都跑到城墙外面了。

  如今,皇帝自己都直接放弃了。建章宫也建在了城外,还专门修建了跨过城墙的通道,连接城内宫殿。

  话说回来,大家也早就清楚,这城墙其实更多是用来应对内部纷乱和意外事件的。真到有大军兵临城下,再好的城墙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作用——中土人打了几千年的仗,还从没见过一个帝国能只靠一座城撑着的。

  城外,有一处少府下属的营地。白芷看到时,里面正在试验新武器。

  一个拖着火焰的东西腾空而起,又栽落到远处的泥土里。

  这也是一种使用火药的武器,不过它的历史并没有大鼎那么长。春秋时,有人改进了穆王药,反其道而行之,将药填在竹管里,把装药的部分自己发射出去。

  这东西不需要占用大鼎,也不需要使用弓弩发射。但它力道太弱,做得太大又容易出意外,飞行的时候也很不稳定。人们一直只把它用来搭载小型符文,用来向空中发射照明术,或者携带彩烟,传递信号。最多也就是需要时,临时拿来放火。

  直到法术进一步发展,炼药的技术也逐渐成熟,人们才开始把它造得更大,并把更多的法阵和晶石装在里面。

  而这东西真正出名,已经是秦代了。

  当年张良为了报仇,一直试图刺杀秦始皇。但皇帝周围戒备森严,一直没有行刺的手段和机会。

  最好的伏击场合是出行时。但秦始皇的座驾防备严密,又有最好的术师布设法术,寻常弓弩根本没办法。秦始皇又广收天下兵器,各国的鼎都被他缴获。而另行铸造这种大件物品,是肯定会暴露的。

  张良四处寻访,最终找到了办法。他和同道中人共同努力,改进现有兵器,造出了一枚铁椎。

  这东西前面是锥形,后面有个长杆。头部填满了穆王药和晶石粉末,还在针对性地在最前端,增加了破坏防御法术的部分。

  张良才华横溢,武器的表现也不负众望。他和助手带着这大铁椎,提前在博浪沙埋伏。秦始皇车队经过时,没料到有人能在警戒区域外发起攻击。大铁椎一举摧毁了目标。然而秦始皇生性谨慎,他们瞄准的只是个迷惑刺客的空车。事后张良等人遭到追捕,只能各自逃命。

  而这种武器具体的名称,留侯张良自己也没有明确说过。人们一直就这么把它叫大铁椎。

  但军队中对这东西依然很谨慎。

  张良的大铁椎是用风系法术辅助发射的,也通过法术,稳定铁椎飞行的轨迹。他进行的是刺杀行动,只有一次机会,自然会不计成本地对它进行加工。然而想要在军队中大规模使用的话,那些繁杂的法术就得尽量省去。

  直到前几年,终于有人设法实现了有意义的改进。朝廷正式决定,条件允许时就大量生产。它到底该叫什么,才引起广泛讨论。

  那时,钱程正作为博士子弟,在长安念书。有好事者,拿着图画,去问他这该叫什么。

  “这种形制,是‘大圭’。”钱生回答。

  “《周礼》记载,‘大圭长三尺,杼上终葵首。’齐人把‘椎’叫‘终葵’,我的老师常年在齐地,因此可以确认这些。”他解释道:“这器物,就是椎头连在一个收窄的长条上。”

  “它也有其他名字。《玉藻》说,天子搢珽,说的也是这种大圭。这礼器,是天子在祭祀时,插在腰间的。”钱生继续说道:“它象征的,是方正的精神,也有不屈的寓意。”

  “秦始皇失德,弃置王道。留侯以天子器击之,可以说是能行礼义了。”钱生感慨道:“呜呼!何其文德之盛也。张良之椎,一定会被后世奉为刚正不屈的佳话吧!”

  众人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,于是共同在会议上提出,要把这个名字确定下来。

  白芷倒觉得他想太多了。“不能把什么都当礼器吧。”她在会上提议道:“这是种兵器……”

  “兵器也是礼器。”钱生回道:“礼是一整套制度,而用兵本就是这个制度的一部分,因此才有军礼之说。兴师征伐,是治国的手段,不可能超乎国事之外。”

  “而且这种形制由来已久,古时终葵就用在祭祀上了,至今民间还有相关的崇拜。”他补充道:“我认为这样用,没有不妥。”

  参与会议的士人纷纷应和,认同他的说法。

  白芷之前被族人举荐,来到长安,担任皇帝的侍从和顾问。在各种会议上,她时常要站在皇帝一边,与其他人争论。这工作她完成的不错,外朝官员与各地贤良文学之士,多有在她这里吃了亏,以无言以对收场的。

  而她的名声也一直不太好。

  诸生见钱生能驳倒她,都显得十分开心。会议很快顺利结束了。

  钱生本人倒是有些失神,频繁地来回打量,似乎自己都没料到这种发展。

  众人还在兴奋中,簇拥着他一起离开了。

  事后,这个名字还是得到了通过。诸生甚至已经开始讨论,大鼎与大圭,哪个更适合用来宣扬王化、昭示礼义。

  他们分成两派,时常为此争辩不休。直到现在,还有因此吵架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houdu8.com。周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hou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