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章 汉法派与理财派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周读小说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第一百二十八章 汉法派与理财派 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二十八章 汉法派与理财派 上

  虽然前景看起来往往都很美好,但现实是,随着汉朝的介入和平叛战争的结束,加拉西亚王党面对的威胁依然存在着。

  这种威胁,并不是之前那些战争。或者说,当时的战争,其实也只是危机的一种形式,只不过老贵族们手腕太差,只能靠这种方式解决矛盾了。

  现在他们的新对手,反而比以往那些麻烦的多。这些人,是在夏洛特的改革中,渐渐崛起的。

  夏洛特有意学习汉朝,想模仿他们那种更有效的制度。加拉西亚的军政机构,也确实需要大幅的扩编。因此,一大批新的军官和行政官僚,接受汉朝的培训之后,投入了工作岗位。

  这些人天然就和施特伯格、赫格伦等人有利益冲突。

  他们没有赶上加拉西亚平叛战争,等进入官府和军队之后,最容易获取功劳和职务的阶段已经过去了。但他们相对年轻,自认为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,不比老一辈的王党大臣们差,觉得对方挡了自己上进的路。

  如何才能得到提升呢?最简单的办法,当然是把自己上头的人踢下去。

  因此,双方时不时就会产生矛盾。

  他们十分清楚,自己是因为夏洛特的改革而受到提拔。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地位,也是靠着学过汉朝的法律制度,能够更好地完成参照汉朝进行改革的目标。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在,凭借现在的实力,他们是竞争不过王党旧臣们的。

  所以,他们是改革最坚定的支持者,天天把汉朝的礼仪律令挂在嘴边,而且经常借此攻击旧臣,遇到冲突,就说他们泥古不化,妨碍王国的利益。因为汉朝制度是他们行事的主要理由,所以大家喜欢把他们直接叫“汉法派”。

  当然,和其他所有归类一样,汉法派也不是一个严格的组织。他们内部同样有不少分歧,甚至会形成相互对立的松散联盟。而且,他们和其他势力也多有矛盾,并不止旧臣们。

  汉法派热衷于推动汉朝式的教育。尤其在启蒙教育和官吏培养方面,更是完全模仿汉朝。赫格伦认为这很好理解。因为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,乃至得到继续提拔,他们一方面得保证学习汉朝的国策不变,另一方面,也得扩大自己的势力,让未来的人才都站在自己这边。

  一些更激进的人,甚至会大力进行宣传,说汉朝是更加先进发达的文明,更得到神的宠爱。加拉西亚人应该模仿他们,才能找到改变命运的途径。

  这使得他们在各种方面,和教会产生了矛盾。官员的教育以往一直是教会包揽的,现在这些人突然插手,等于要明着和教会争夺这至关重要的权力。汉朝已经开始在加拉西亚开设学校,培养人才,教会里的保守派对此也早已有过牢骚了。结果,居然又来了一群抢东西的。

  汉朝和加拉西亚教会,彼此是有默契的。看起来教会处处被汉朝官府管制,但也正是因为汉朝的保护,加拉西亚教会才能从圣城和帝国的争端中保全自己的利益。

  汉朝不反对教会人士接受凉州官府的雇佣,因此,有才能的中下层教士随着汉朝大军,大量涌入乌尼亚和维塔利亚,追求更好的施展机会。上层教士也往往选择和官府合作,甚至直接从贵族们那里辞去职务,转而去给汉朝的郡县衙门当顾问。

  但加拉西亚的汉法派却无法给教会提供这么多好处,所以教会对待他们,也不那么客气。毕竟,哪怕真的要学习汉朝,教会也可以直接找汉朝自己合作,何必还得经过他们这道中介?

  连凉州官府本身,在这件事上,态度也是中立的。

  赫格伦说,他之前和钱程谈过这些事。当时,有一些新贵族,收购了不少汉朝书籍,经常聚集讨论。他们认为,现在的加拉西亚,存在着太多的汉学流派,杂乱不清,需要整合出一个统一的官方理论,把加拉西亚王国,教育成一个汉朝之外的小华夏。

  赫格伦本能地觉得,这些人和之前的贵族一脉相承,只是换了个说法,想把王室的权力排挤出去。但他在这方面,理论水平并不算高,只好找钱程询问。

  钱程告诉他,他的经验直觉没问题。而且,钱程自己也并不喜欢这类说法。

  钱程说,没有什么大华夏小华夏。因为“华夏”只有一个,在华夏之内,可以有很多诸侯,很多郡县,但华夏之中,不可能再有几个不同的华夏,分出个内外大小来。

  如果这个国家真的是华夏,那他就应该加入唯一的华夏之中,而不应该加个限定词,把自己这个“小华夏”和真正的华夏区别开;如果他不是华夏……那不就是蛮夷么。蛮夷当然不能用华夏的名字了。

  一个国家,总不可能既是华夏,又是蛮夷。所以,这个“小华夏”的说法,从原理上就是错误的。因此,钱程建议赫格伦等人下发公文,禁止在正式场合用这个说法,因为实在太没文化了。这词一看就是蛮子附庸风雅发明的,给人一种猴子穿上礼服跳八佾的感觉,属于制造笑话的。

  同样,加拉西亚王国,也不可能既是一个华夏的王国,又是一个独立于汉朝之外的国家。因为天下实际上只有两个国家:一个叫中国,一个叫外国。

  什么是中国?大儒们早就有定论了。中国就是诸夏,诸夏就是中国。这个概念的范围,历朝历代都有所变化,但定义是没有变的。

  什么是中国人?道理也一样。中国人就是诸夏之人,这二者也是相同的概念。

  天下存在着不止一个诸夏么?当然不可能。所以,天下在同一时间,永远有且只可能有一个中国。

  中国,就是诸夏之人的国家。中国之外,不管叫什么名字,都是外国——正式一点的说法叫蛮夷。

  至于加拉西亚王国,也是一样的。她要么是中国,要么是外国,没有其他的可能。

  对于这些概念上的问题,钱程反而更希望和王室以及旧臣们合作。因为在教化过程中,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,让他自己都始料未及,甚至可能导致失控。

  钱程警告说,那些支持改革的人里,未必所有人都真的想当中国人。

  因为夏洛特改革的支持者,目标也并不相同。对一些出身下层的加拉西亚学生来说,能加入汉朝是最好,因为汉朝可以给他们提供远超西洲的机会。但对那些新贵族来说,学习汉朝只是他们排挤老贵族、抢占权力的手段,他们的最终目标,依然是成为独立于汉朝之外的势力,让子子孙孙享受富贵。

  这些人明显是在自作聪明,试图和当年利用教会一样,来利用汉朝。无非是从借助神给自己提供合法性,变成借助汉朝给自己提供合法性。

  钱程建议赫格伦,向加拉西亚人申明这些概念。因为他非常怀疑,这些加拉西亚新贵族所说的“学习汉朝先进文明”,是个宗教式的手段——他们企图把持加拉西亚国内,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权。

  简单地比喻下,就是说,汉朝是偶像,是“先进文明之神”,而他们是“先进文明//教会”。

  对西洲上层来说,这是个轻车熟路的方式,但对儒生来说,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。因为儒生们认为,汉朝和加拉西亚是师生关系,所以需要老师尽可能去辅导学生;但“先进文明//教会”是不希望“先进文明之神”和信徒直接接触的——否则还要教会干什么。

  这与教化的思路完全背道而驰,如果新贵族们真的这么做,肯定会和试图讲学的凉州儒生,发生激烈的冲突。不过这个结果,可能也是他们想要的。

  早在汉朝介入加拉西亚内战时,就有贵族开始煽风点火,说汉朝是来欺压加拉西亚人的,试图让众人支持自己,和汉朝作对。虽然一直没有成功,但钱程和夏洛特都在始终警惕着这种威胁。

  如果打着汉化和儒学旗号的新贵族,和凉州儒生争斗起来,肯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上升成不同出身的受教育者,彼此之间的矛盾。

  这些人一直在竭尽所能,制造加拉西亚人和汉朝人的仇恨,以求破坏双方合作的可能。而建立信任,比损害信任难得多。类似的事情积少成多,将来恐怕会成为巨大的麻烦。

  所以,这些新贵族,甚至比那些直接拔剑造反的老贵族,更加烦人。

  钱程对此也很无奈。

  他向赫格伦抱怨说,这些加拉西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。世俗土司,朝廷还可以容忍。教化上的土司,是肯定不行的。

  很多加拉西亚人,其实分不清,他们所谓的汉化,到底是要加入华夏,还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华夏。才学疏浅的初学者对此完全无所谓,野心家则自以为可以利用这些漏洞,还沾沾自喜,觉得占了便宜。

  贵族们认为走第一条路会让自己失去权力,而第二条路对他们更有利。一个半汉不汉的邻国,会比一个完全的蛮夷,更有战斗力,也更憎恨汉朝。如果想维持贵族割据的需求,这种状态是最好的。

  但问题是,第二条路等于向世人宣告,天下出现了两个互不统属的华夏。这是要否认汉朝是个大一统朝廷,直接挑衅汉朝的合法性。南越王和朝鲜王都没这个胆子,鬼知道他们哪来的自信,觉得自己就行。

  钱程也想尽快解决问题,但他很了解自己手下官吏的执法作风,和儒生们一贯的风格,他怀疑如果再直接插手,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。

  所以,钱程希望赫格伦等人,能支持夏洛特,在国内自行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houdu8.com。周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hou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